教学论文
- 新中国成立70年来,一座座城市作为时代的见证者,成为70年来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。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70年来家乡的变化,供大家参考。70年来家乡的变化从中坝岛甜蜜蜜的甘蔗,到两江交汇的夜景,[db:cate]
70年来家乡的变化
- 新中国成立70年来,一座座城市作为时代的见证者,成为70年来中国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。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70年来家乡的变化,供大家参考。

  70年来家乡的变化

  从中坝岛甜蜜蜜的甘蔗,到两江交汇的夜景,她们用镜头去定格祖国之美。10日,“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——‘滨江新城杯’”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摄影展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在重庆巾帼园一楼大厅举行。女摄影家们通过作品,展现出城市和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。

  

002.jpg

 

  记者在现场看到,本次影展展出的作品形式丰富,主题多样:有紧扣“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的《祖国在我心中》、《坚守初心静默伫立》、《祖国你好》、《我们与新中国同年岁》;有礼赞重庆、向城市建设者致敬的《今日重庆的辉煌》、《美丽的霞光照耀着重庆夜色》、《城市空间》、《巨轮启航》;有以新崛起的城市样本江津滨江新城为创作题材的《鸟瞰江津滨江新城》、《城市进程》、《轻轨修到我家乡》;还有关注新农村生活的《快步奔小康》、《新农村》、《乡村进入信息化时代》、《富硒甘蔗甜蜜蜜》;有关注妇女儿童家庭的《舞出幸福舞出美》、《姐弟的快乐时光》。

  

001.jpg

 

  一幅摄于杨家坪的《书山有路》引得不少观展者驻足。谈起家乡的交通变化,拍摄者杨蓉非常感慨。“上世纪80年代,我在江津卫校读书,那时候的江津交通非常不便,这次去江津采风,全程高速公路加跨江大桥,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。”杨蓉说,她想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家乡的巨变。“我把目光更多地对准了大桥、轻轨、公路,像我作品中表达的那样,‘路’无止境。”

  

004.jpg

 

  

 

  

 

  一副《城市空间》让魏春玲摘得银奖,作品中的重庆组图反映出不少社会发展与百姓生活变化的感人细节。“照片传达才够真实,那种真实,足以触动我。” 魏春玲告诉记者,不同时空影像的对接凝结为了历史的永恒瞬间,镜头捕捉下来的东西,我想让更多人看见。

  70年来家乡的变化

  新年来了,旧的一年过去了,让我们抛开陈旧的过去,迎接崭新的未来。自从1949年建国以来,过去了70年,时代在变化,家乡也在变化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
  我们先来说吃的变化。我老家在东阳,哪里风景如画,但是1998年哪里是我们现在说的一个成语——穷乡僻壤。老爸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,很苦,家里主食不是玉米糊就是自制的冻米糖,猪肉只有过年的时候吃或者有贵客来的时候吃,饭也是如此,不像现在顿顿有肉吃、吃的很好。现在冻米糖都是网上买的了。以前菜少都吃不饱,现在春节动不动就是大鱼大肉的,没肉都吃不下饭。满桌都是美味佳肴,一两次吃还好天天吃身体也吃不消,菜多的连整张桌子都放不下,往往都是菜叠菜。吃饺子是个春节重要的饮食习惯,大家都爱吃,以前很少吃,现在,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,没有了吃的诱惑,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,就没有以前过年那浓厚的过年喜庆味。转而让电子春节和它融合,碰撞出奇特的火花。

  再说微信红包,大家都很熟悉,可你知道红包的变迁史吗?汉代: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。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,或叫大压胜钱,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,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。宋元以后,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,称为春节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。民国:长辈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。货币改为纸币后,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。20世纪50年代:币制改了,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、一毛地给,磕响头才拿得到。20世纪70年代:前期经济状况还是不太好,但“压岁钱”真的是钱了,拜年磕头的孩子,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压岁钱。20世纪80年: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,开始包成“红包”发赠。20世纪90年代:压岁钱不稀罕了,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,有的被爸妈拿去了,有的存银行了,还有就是自己花了。21世纪初:大家都用了微信的红包,红包的金额也逐渐变大了。以前大家看春晚都在村子里围着一台仅有的彩电看春晚,之后大家去部分有钱的人家看,现在家家的有电视,一起围在桌边看春晚真是其乐融融,即使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可以用手机与家人通话、看春节联欢晚会。服务了人类,但是也隔离了人类,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聊天的次数,一言不合就看手机,有句背人们改编的诗句叫做: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一天到晚玩手机”虽然改变了古诗,但是也说明了现在人顾手机而放弃了亲情。接下来我们来讲出行。

  春节出行分三种,第一种是大部分人的计划——回家,就如这句话“有钱没钱,回家过年”一般。第二种是在春节去外地旅游。第三种是在老家给亲戚朋友拜年、串门。我专讲第三种,以前老爸他们去拜年基本都是走去的,有时推个独轮车。之后老爸就骑自行车去,在后面他骑摩托车,现在我们有了2辆汽车,拜年就方便了许多。可见时代发展的有多迅速,中国发展的有多迅速。

  在说住以前东阳的房子都是矮矮的小平房,很多都是木制的,有些房子上还隐隐约约有“毛主席万岁!”的字样,可见历史的悠久。现在东阳的房子都变大了,还有一些都有3层的楼,十分现代化。

  家乡的变化还有很多,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变化会越来越多,越来越好。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。

  70年来家乡的变化

  8月8日,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各界干部群众通过电视、广播、网络等方式,收听收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盛况,共同分享70周年辉煌成果,共同分享欢乐、祥和、喜庆气氛,共同见证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.我们人民群众更加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,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同心同德、再创佳绩,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,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蒙古篇章努力奋斗。 看着内蒙古这70年巨大变化,我们都感慨不已,作为内蒙古人,我为家乡这70年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。在此期间,我的家乡阿尔山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,尤其是在生态保护、经济转型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进步。如口岸基础设施主体完工并实现开放,机场建成并实现通航,阿尔山至伊敏铁路建成并开通运营,乌—阿一级公路完工,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如期进行,林海街和新城街完成商业新区改造,老伊尔施城区形成综合性交通枢纽,五岔沟、白狼、明水河分别形成特色鲜明的重点城镇等。此外家乡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也更加的健全和完善,扩大了劳动就业,提高了补助标准。与此同时,加大了扶贫开发、扶贫解困和社会救助力度。农业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,以产业化发展实现了农村扶贫解困,农民收入不断提高,新农村,新林区面貌焕然一新。更为难得的是,我的家乡阿尔山通过不懈的努力,先后成为国家兴边富民重点市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地区、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地区、国家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、自治区革命老区、财政“省直管县”试点市,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、东北振兴、天保工程二期、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等政策的辐射地区,这些都为我家乡的深刻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我很感动,一个是因为看到了我们内蒙古自治区70年来的巨大变化、取得的丰硕成果,另一个是感受到我们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非常团结,经济快速发展,人民幸福感大幅提升,现在见证到这一伟大时刻,我既感慨又骄傲。通过观看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伟大盛会,我更加了解了我们内蒙古的辉煌成就,感觉非常的骄傲和自豪。守望相助、再续辉煌,内蒙古从落后走向进步,从贫穷走向富裕,从封闭走向开放,70年来,沿着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,内蒙古不断创造着“自由光明的新历史”,正昂首阔步迈向美好未来。

  作为年轻力量,拼搏奋斗是我们的目标,建设家乡是我们美好的愿望。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草原儿女,我要立足岗位,努力工作,为建设美丽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70年来家乡的变化

http://m.cnmmxh.com/remenwendang/24207.html

推荐访问:家乡70年的变化 70年家乡的变化论文
相关阅读教学论文 
热点推荐